八字入门——天干地支

八字入门——天干地支

第二节 天干地支

1.干支基本属性

对天干和地支的感性认识,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是从历史课本里经常出现的“戊戌变法”,“辛丑条约”,“甲午海战”……的字眼中看到的。不错,戊戌辛丑甲午就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体,戊辛就是天干,戌丑就是地 支。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天干和地支。

天干和地支相传是大挠创制的,具体如何创制我们不做深究,我们只须懂得如何去运用就行了。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wu物),己(ji几),庚(geng赓),辛,壬(ren人),癸(gui鬼)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yin银),卯(mao第三声),辰(chen臣),巳(si寺),午,未,申(shen身),酉(you有),戌(xu虚),亥(hai害)

甲,乙,丙,丁……壬癸所代表的数字依次是1,2,3,4……9,10;甲丙戊庚壬其所属的性质皆为阳性;乙丁己辛癸其所属的性质均为阴性,即奇数者为阳,偶数者为阴。
(注意: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必须背熟,掌握它们所代表的数字以及阴阳属性)


天干序数性: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己为6,庚为7,辛为8,壬为9,癸为10。


天干阴阳性:序数为奇数者为阳,序数为偶数者为阴,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天干五行属性: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天干方位属性: 甲乙为东方,丙丁为南方,戊己为中央,庚辛为西方,壬癸为北方。

地支序数性:子为1,丑为2,寅为3,卯为4,辰为5,巳为6,午为7,未为8,申为9,酉为10,戌为11,亥为12。


地支阴阳属性:序数为奇数者为阳,序数为偶数者为阴,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地支五行属性:亥子为水,寅卯为木,巳午为火,辰未戌丑为土,申酉为金。

地支方位属性: 子为正北,丑为东北偏北,寅为东北偏东,卯为正东,辰为东南偏东,巳为东南偏南,午为正南,未为西南偏南,申为西南偏西,酉为正西,戌为西北偏西,亥为西北偏北。如下图所示:

地支配时辰:

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注意:一天的开始子时不是从0点开始的,而是从23点开始。)

十二地支配生肖:

十二地支配四时:
寅属正月(立春-惊蛰),属孟春。
卯属二月(惊蛰-清明),属仲春。
辰属三月(清明-立夏),属春末。
巳属四月(立夏-芒种),属孟夏。
午属五月(芒种-小暑),属仲夏。
未属六月(小暑-立秋),属夏末。
申属七月(立秋-白露),属孟秋。
酉属八月(白露-寒露),属仲秋。
戌属九月(寒露-立冬),属秋末。
亥属十月(立冬-大雪),属孟冬。
子属十一月(大雪-小寒),属仲冬。
丑属十二月(小寒-立春),属冬末。

(注意:正月是从寅开始的,而不是从子开始。月份是以节气为分界线的,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分界线。比如说寅月是指立春-惊蛰这段时间,不是指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一这段时间;卯月是惊蛰到清明这段时间,不是指二月初一到三月初一这段时间。其余依此类推

2. 干支其他属性

十天干配自然:甲为大树,乙为花草,丙为太阳,丁为灯烛,戊为城墙,己为泥土,庚为刀剑,辛为首饰,壬为河海,癸为雨露。


十天干配人体:甲为头,乙为肩手,丙为眼睛,丁为口舌,戊己为鼻面(也泛指脸部),庚为筋骨,辛为胸齿,壬为小腿,癸为足。


十天干配脏腑:甲乙为肝胆,丙为小肠,丁为心脏,戊己为脾胃,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癸为肾。

十二支配人体:子为耳,丑为肚子,寅卯为手脚,辰为肩胸,巳为面部、咽齿,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筋骨,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十二支配脏腑:寅卯为肝胆,巳为心脏,午为小肠,辰戌丑未为脾胃,申为大肠,酉为肺,亥为肾、心包,子为膀胱、三焦。

3.十二地支掌诀图

以上一大堆东西都是需要背下来的,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点吃不消的,不过不要紧,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十二地支掌诀图”相信对记住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大有裨益的。




这个掌诀图是以左手为准,伸开手掌,对照上图:手掌上的每一个节线对应一个地支,顺时针旋转刚好为12个地支,以后遇到不记得的地支可以掐一下手掌即可推算出来。

4.地支藏干

天地之道,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支也不例外;十二地支就像十二间房子,每间房子都住着一个、两个或三个的天干,这些天干以身体强弱大小分别叫本气、中气和余气;每个地支里都蕴藏着1-3个天干,这些天干就成为了这些地支的支柱,犹如树根一般支撑着整棵大树。

子只藏一个癸水,癸水为本气。

丑藏己辛癸,己为本气,辛为中气,癸为余气(一般情况是这样,但有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将在《四柱精髓》里有论述

寅藏甲丙戊,甲为本气,丙为中气,戊为余气。

卯只藏一个乙木,乙为本气。

辰藏戊乙癸,戊为本气,乙为中气,癸为余气(一般情况是这样,但有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将在《四柱精髓》里有论述)。

巳藏丙戊庚,丙为本气,戊为中气,庚为余气。

午藏丁己,丁为本气,己为中气。

未藏己丁乙,己为本气,丁为中气,乙为余气。

申藏庚壬戊,庚为本气,壬为中气,戊为余气。

酉只藏一个辛金,辛为本气。

戌藏戊辛丁,戊为本气,辛为中气,丁为余气。

亥藏壬甲,壬为本气,甲为中气。

我们把藏干用表来表示会更直观,如下:

十二支藏干表

己辛癸甲丙戊戊乙癸丙戊庚
丁己己丁乙庚壬戊戊辛丁壬甲

为了记下这个规律,特编首歌谣如下: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从。
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己丁共宗。
申藏庚金壬水戊,酉宫辛字独丰隆。
戌中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细心的读者你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基本上每一个地支所藏的干都有相生的关系,如丑藏己辛癸,己—辛-癸连续相生;寅藏甲丙戊,是甲-丙-戊连续相生等等,只要记住这个规律容易记多了,因为每一个地支的五行属性都跟它的本气相同,然后再由本气根据相生关系推出中气和余气。

下面我们再用谐音法来记住这个规律。

丑中鬼信你(癸辛己)
辰中勿给予(戊癸乙)
巳中饼更硬(丙庚戊)
未中泥子钉(乙己丁)
戌中勿信他(戊辛丁)
申中更无人(庚戊壬)
亥中人家(壬甲)
寅中假饼?真可恶!(甲丙戊)

5. 天干通根

树木有“树干”和“树根”两大部分,干在地上,根在地下。树木无根不活,因为树是通过根来吸收水份和养料的。树的根系越是发达,所汲取到的水份和养料就更多,树木的生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枝繁叶茂,就越不容易死。


在八字当中, “天干”就相当于“树干”“地支”就相当于“树根”“地支所藏五行的力量”就相当于“水份和养料”。树木要想生命力强,它的根系就必须要发达,这样才能渗透到各个角落汲取更多的水份和养料。同样,天干要想力量大,在地支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根系,根系越多其蕴含的五行力量就越大,我们把这个根系称为通根。


那么,天干在地支的根系是哪种五行呢?是不是随便哪个五行都是天干的根系呢?当然不是。天干在地支的根系必须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五行才算,否则不能算是自己的根系。

在地支中,什么样的五行与天干具有“血缘”关系呢?当然是“同类五行”才具有血缘关系。比如说,天干为木,地支的五行也为木,这样的同类五行才具有血缘关系。由此可见,天干在地支的根系是自己的同类五行,我们也把这个同类五行称为“通根五行”,把这个含有同类五行的地支称为“通根”

我们把天干和树木具有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表示如下:

天干——树干   通根——树根   通根五行力量——水份和养料

▲通根定义:所含藏干与天干同类的地支,称为该天干的通根,简称通根,而这个藏干称为通根五行。
我们把这种情况习惯上称天干通根于地支,有时候我们也会把“通根五行大小”为“通根大小”。

通根是针对天干而言的,只有天干有通根,地支不存在通根。

例如八字:乾 丙午 癸巳 乙酉 甲申  地支申金的藏干壬水与天干癸水同类,所以申金是癸水的通根,藏干壬水是通根五行。

▲通根的特性:

1. 通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只能说巳火中没有天干水或木的通根五行,不能说巳火中没有通根五行,因为巳火当中还有天干火土金的通根五行。所以我们在说通根的时候, 必须指代清楚,否则就会让人误会。

2. 通根具有大小之分。地支当中藏有本气、中气、余气,它们的力量是有区别的,本气的力量最大,中气次之,余气最小。所以天干在地支的通根五行力量具有大小之分。

3. 通根具有远近之分。树木的根系很多,有长有短,长的根系汲取的水份和养料容易在途中损耗掉,等到达树干时就所剩无几了;而短的根系在途中损耗不大,达到树干时还比较多。同样,通根也具有远近之分,通根近的天干所汲取的通根力量就越大,通根远的天干所汲取的通根力量就越小。天干与其通根的距离有同柱、相邻、相隔、远隔之分,同柱不减力,相邻减力0.5度,相隔减力1度,远隔减力2度。请注意:同柱、相邻、相隔、远隔的减力参数并不是按“匀速”递减,而是变速递减的,这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说,从这点发出100分贝的声音,在5米处、10米处、20米处声音减弱的力量是不一样,也许在5米处只是减少5分贝,但在10米处就减少20分贝,在20米处就减少80分贝…它们是距离越远减少的量越大。通根也是这样。

4. 通根具有连体性。人有连体婴,树木也有连体树(寄生树),天干的通根也具有连体性。当两个同类天干相邻紧贴时,它们就连在一起,相当于两个人共用一个身体、两棵树共用同一个根系,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相邻的同类天干看做是一个整体。当两个以上的同类通根相邻时,它们也会连成一体,相当于不同树木之间的树根连在一起,它们所汲取的水份和养料可以共享。所以一旦遇到同类天干相邻或同类通根相邻的情况时,必须要把他们当做一个整体来看,这样在计算旺度的时候才不会出错。

相关文章

评论 (0)

上一页 下一页

我要点评

您还未登录,无法发表评论!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